欢迎访问 永科
行业新闻

至深入防治大气污染,PM10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2023年02月09日

深入防治大气污染,PM10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我国空气污染严重,要深入防治大气污染,以雾霾频发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公众对PM2.5关注很高,但PM10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那末PM10主要来源有哪些?对人体有何种危害,应如何治理?本期应知为您解读。

至深入防治大气污染,PM10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深入防治大气污染,PM10危害一样不容忽视

甚么是PM10?

■概念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延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来源

可吸入颗粒物的构成主要有两个途径:其1,各种工业进程,如燃煤、冶金、化工、内燃机等直接排放的超细颗粒物;其2,大气中2次构成的超细颗粒物与气溶胶等。其中,种途径是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构成源,也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的重要对象。

■危害

影响能见度:研究表明,光的散射是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因素。颗粒物通过光的散射,下降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照度,从而下降能见度。另外一方面,PM10对光的吸收效应也是能见度下降的缘由。例如,煤烟的总消光系数是透明颗粒的3倍,少许的煤烟颗粒就能够致使光强下降很多。

影响温度:由于颗粒物的存在,直接阻挡太阳光抵达地球表面,使可见光的光学厚度增大,抵达地面的太阳能通量剧烈降落,从而使地面温度下降,高空温度升高。有数据表明,当PM10浓度到达600微克每立方米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42.7,当到达1000毫克每立方米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60。

PM10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份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血汗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治理措施有哪些?

1是严格控制燃煤污染排放,加强清洁能源利用。展开禁煤环保专项行动,逐渐扩大禁煤区范围,加大企业监管力度,淘汰燃煤锅炉等污染源。改良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行力度,逐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2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从源头控制工业污染源。对在禁煤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使用煤、重油等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等设施的项目1律不予审批,同时加强建设项目3同时与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确保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

3是继续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整治工作。严格履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制度,除正常淘汰到达使用年限的车外,加速淘汰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对到达报废标准的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应予以强迫淘汰。加快车用燃料清洁化进程,大力推行使用液化天然气环保型公共交通车辆。

4是加大对建筑施工进程扬尘控制力度。加强对城市扬尘的控制,市区道路采取湿式打扫方式,在年龄季充分进行洒水降尘,严控建筑施工及建筑材料运输环节扬尘污染。建筑工地实行封闭与覆盖,硬化工地道路,采取湿式作业方式,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和覆盖。加大城市绿化和美化工如各类生产装备机械大多用的是伺服系统作资金投入,优选并推行本地绿化树种和草种,实行袒露地面的软硬覆盖,提高水面面积比率,进1步下降扬尘酿成的影响。

5是进1步完善大气颗粒物污染监测体系,对颗粒物进行深入的源头解析研究。由于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来源复杂,因此,应进1步完善监测体系,以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研究数据。特别是要通过污染源解析,找到从源头防治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办法。

健康贴士

公众如何防护?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厨房,比如做饭炒菜所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油烟等。另外,建筑材料中经常使用来作保温材料的石棉,由于长时间老化磨损等缘由,可释放出1定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引发呼吸道的疾病。而饲养宠物的家庭也要注意了,动物或禽类的皮毛等微粒其实分散到室内,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要减少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从本身动身,要成心识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个人的环境意识,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

外出的时候佩戴口罩。可以进行数据处理隔离沾染性病菌和空气中大颗粒灰尘进入呼吸道,保证身体健康;

驾车的朋友,提倡低碳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

平常生活中,尽可能少用煤作为燃料。现在用电比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煤气等燃料相对便宜,改用微波炉、电饭煲等做饭可减少厨房的空气污染;

在室内,要常常保持清洁卫生,吸烟者不要在室内吸烟,适当养些绿色花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喜欢晨练的中老年人,应避开凌晨6点~8点空气污染高峰期,上午9点以后锻炼为好;且不要到公路边锻炼,应选择绿色植物多、空气质量好、环境较为安静的公园内;

大型商场或公共文娱场所由于周末、节假日时人员众多,空气质量极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冬季为甚),故不宜久留。

编辑点评

针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首先要深入实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捉住产业结构、能源效力、尾气排放和工地扬尘等关键环节,进1步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努力改良大气环境质量,争取让老百姓看到、享遭到更多的蓝天白云